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二章:大周字典和外语学院 (第1/2页)
威尔逊的事情虽然造成了一时的不愉快,但很快就过去了。 威尔逊走后,场面自然又热闹起来。 连续三天,皇宫内都是欢声笑语不断。 但再热闹的场景,终究有落幕的一天。 三天后,生活回归正常,张凌阳依旧每天上朝、处理政务,操心关于工业建设的事情,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不几天,已经收到调令的周畅、李泰、朱阳三人赶到京城。 虽然张凌阳十分需要思维开阔的人辅佐自己,可也没有在三人入京的第一时间就安排三人入职,而是让周畅三人先去大周皇家学院学习几个月的时间,等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安排他们的工作。 对于周畅三人,张凌阳自然不会像要求大周皇家学院的学子那般要求他们,只是让他们了解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改变一下自己的思想观念而已。 与此同时,大周皇家学院第一批学子也到了毕业的时候。 除却分配到工厂担任技术人员的学子之外,剩余的一半学子都被张凌阳定为了以后各地中小学堂的教师。 既然教师已经有了,各地的学堂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造着,那中小学堂的教材编纂自然也提上了日程。 目前大周皇家学院主要针对的是科学技术方面的东西,对于文学水平要求并不高,只要求到时候学生们能够识文断字即可。 所以在编纂教材的时候,主要就是地理、科学等方面的教材自然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当然,识文断字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前提。 如何让刚刚进入小学堂的学生尽快识文断字,就成了还未入职的教师们的首个要头痛的问题。 对此,张凌阳直接用了拿来主义,先从国子监挑选一批学识比较优秀的学子编纂出了一部《大周字典》。 与后世的新华字典类似,大周字典以拼音、偏旁部首的形势进行查阅。 对此,国子监的学子们很是兴奋,毕竟这是难得一见的文化盛事,别人就是挤破了脑袋也不一定能够参与到这件盛事之中,这么好的事情竟然像天上掉馅饼一样砸到了他们头上,那么哪里会有意见? 偏旁之类的还好总结,唯一的难题就是这拼音基本上没有人懂得。 这能难得住张凌阳? 教授了小福子几天,再让小福子亲自前往国子监教授那些学子,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那些学子人人都学会的拼音的方法。 这样一来,事情很顺利的就推展开来。 而在大周皇家学院,还有另外一件盛事正在进行。 除却编撰中小学堂的教材之外,另外一部分学子正在专家、学者的带领下进行着科学著作的翻译工作。 之前已经提过,早在大周皇家学院成立之初,就已经翻译了一部分科学著作,可那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如今,来自欧洲的专家、学者绝大部分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z文,大规模的翻译工作自然也提上了日程。 在学生们的协助下,翻译出来的书籍日益争夺。 到了泰安五年的年底,已经有两百多部科学文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