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英使到来 (第1/2页)
已经规划好的皇家学院,最多能够容纳三千人就读,如果十多万年青士子前来就读,怎么着也容纳不下。 可大家伙可不要忘了,京城远在北地,除却周边的几个州府,其他地方的士子想要前往京城,无不是跋山涉水,走上至少上千里的路程。 家境的因素,便成为了限制他们前往京城的必要条件。 除非有性格坚毅之人,张凌阳相信,一般的寒门士子是下不了这个决心,前去数千里之外的京城,去谋求那份虚无缥缈的前程的。 也是因此,张凌阳一点也不担忧皇家学院的门槛被挤爆。 至于会不会面临无生可招的局面? 张凌阳更加的不相信了。 对寒门士子而言,新成立的皇家学院可是他们难得的晋身之路。 至少相比科举来说,入皇家学院进学要相对容易许多。 所以,张凌阳才不会有这方面的担心。 至于说士绅大族会不会同寒门子弟争抢这个机会? 呵呵? 之前就已经说了,在士大夫眼中,所为的科学技术不过是奇淫技巧而已,他们根本就瞧不上。 正是出于以上种种考虑,张凌阳相信,这次皇家学院的招生,怎么着也能招收数千学子。 但如果招生人数多于三千人这个上限? 那不好意思,京城附近的学子将会被刷下来一大批。 为何会做出如此决定? 想想看,人家其他地方的士子,不远万里来到京城,足可见他们的毅力坚韧。 这样的人一旦进入皇家学院,可定会悉心向学。 而京城附近的学子呢? 他们要付出的代价很小,亦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代价。 对于这样的机会,他们很可能并不会十分珍惜。 但也不能一棒子将所有人打死。 可在这样的大条件之下,张凌阳自然相信不远万里而来的士子学习要比京城附近的士子要刻苦许多。 也是因此,张凌阳心中才会下定这样的决心。 但现在说这些无疑有些过早,谁知道到时候皇家学院能招收多少学生呢? …… 大周各地的摊丁入亩进行的如火如荼。 虽然地方上还有不少士绅反对这一政策。 可随着江南士绅集团的土崩瓦解,剩下的那点反对声音,根本就不足为道。 江南几省,经过大动乱之后,当地剩余的士绅现在根本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而另外一个粮税重地湖广,吴贤妃、严妃二人的父亲吴启良、严书担任荆南、荆北两省巡抚多年,虽然现在已经专任其他地方,可人走了茶却还没有凉。 两广那边也是这样的情况。 高霈任职两广总督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又怎会没在那里经营一点势力? 至于川蜀? 贺妃的父亲贺铭正担任着川蜀巡抚。 豫南那边,曾经的豫南巡抚朱开山已经高升为户部尚书,人走了茶没凉不说,相反比之前还要热上几分。 山东那边,随着去年整个山东八成以上的官吏下台,现在山东士绅也不敢说一声反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