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4节 (第2/3页)
一棒,没个章法。得因地制宜的改改。” 若不是这世基建全靠人力畜劳力,红枣真想推倒从来。 “爹的三个庄子,除了原先爹手里就有的还不错,另两个这回分家得的,我瞧着还不如咱们的这个九华庄。” “爹这回分家得了三十个庄子,”红枣有些幸灾乐祸道:“怕是就庄子的经营要操不少心了!” 看了三个分家的庄子,红枣颇为怀疑大老爷赶现在分家未尝没有手里庄子太多,精力有限照管不过来的缘故。 “放心,”红枣知道谢尚的担心:“明儿去你的庄子,但凡陆虎、晓喜没有欺上瞒下,一准不会丢你的脸!” 谢尚天性好强,红枣理解谢尚急于跟谢子安证明自己能力的心情。 东城外四十里的蒲庄原是谢大老爷给的,红枣已经经营了十年。 早晌谢子安坐车进庄看到一间格子门大敞,里面坐二十个孩子的学堂大为惊讶,问长子道:“尚儿,你这庄子还修了学堂?” 谢尚看看红枣,红枣上前道:“爹,庄子里现有多个作坊,甚至还建了个造纸坊。为了让徒工们上手方便,所以开了个识字学堂,教庄里孩子认字。” 有教无类虽是孔圣的话,但实际里认字读书多是有钱人的专利。 庄仆连人身自由都没有,更谈不上人人识字。 在谢家读书识字是对忠仆的奖赏。 红枣不想挑战谢家的家规,便只拿做工赚钱说事。 徒工而已,谢子安心说:有必要认字? 不过谢子安看重红枣,并没有出言驳斥,而是问道:“工坊师傅带徒弟自古都是口口相传。徒工认字能有用?” 红枣看旁边就是磨坊和工坊,便道:“爹,咱们进工坊看看吧!” 蒲庄的主营虽是造纸,但木工坊是建造房屋备农具家什的必备。且造纸坊用水大,建在河边。现谢子安抬脚进的就是木工坊。 木工坊里正在做水车。 谢子安进屋看到墙壁上贴着的水车零件分解图,瞬间就知道了徒工识字的意义——但有了这张图,不说能完全杜绝师傅的藏私,但确是能加快徒工的出师。 而红枣的话更是让谢子安赞叹:“爹,这水车标准化制造还有个好处。就是做出来的零件大小都一样,可以互换。后面用坏了,随便谁得闲都能修,不再限定谁造的谁修!” “再还有就是一台水车可以几个人同时造,先一个人一个月都造不了一台,但现在四五个人一起做,五天就能好。” 自打朝廷邸报登了北方持续干旱,鼓励庄户做水车浇地的消息。红枣防患于未然,也跟风让庄仆给庄子架水车。 见识过前世流水线大生产的红枣实在接受不了一个现世机灵孩子学做水车得三年的现况,没啥犹豫地就给名下的庄子作坊引入了标准化组件。 一人学做水车一样或者几样零件,基本上一个五人小组学习图纸三个月就能造出合格的好用的水车。 红枣把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当然水车是大件,”为给谢尚挣脸,红枣继续自吹自擂:“做一台可以用许多年,显不出这个法子的好处。但推广到建房盖屋,制作农具家什玩具好处就多了。” “比如做桶做盆,这个虽是最常见的家什,但要储水不漏却不容易。不过现在有了这个法子……” 谢子安眼望着侃侃而谈的红枣,心里惊涛骇浪:尚儿媳妇知道她在做什么吗? 她降低了制造的门槛,把原来只老师傅才能做的水车下放到普通徒工一层。若是工部能推广这个法子,水车的制造再不是难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