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2节 (第2/3页)
闹灾荒了!” “太爷爷,”谢尚低声问道:“现咱们知道要闹灾,可有什么规避法子吗?” “天灾难防啊!”谢老太爷摇头道:“咱们都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人事?”谢尚急切问道:“太爷爷,咱们能尽哪些人事?” 老太爷苦笑:“知道冬天天冷,就提前修整房屋,不叫雪压塌,砸伤人,多积攒过冬衣食木材,人不至于挨饿受冻;知道夏天热可能有旱情,就多打深井,让人和牲口不至于没有水喝。” “似咱们雉水城里里外外的公井都差不多是六十年前打下的。” “先前闹得最厉害的时候我已出门做官,雉水城这里只有我娘、你太奶奶和你爷在。” “由于到处都是灾民,你爷他们不敢在谢家村待,都跑进了城里住着。” “城里有县衙维持,县太爷做主关了一个月的城门,他们在城里倒是没有被灾民抢夺的担心,日子能熬。但城外的几个庄子有两个却是被灾民给烧抢了。” 闻言谢尚倒吸一口气:“烧抢?” “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老太爷慢慢道:“尚儿还记得你从你书院考号出来时,不过三天没见荤腥,就寡得做梦都在想肉吃吗?” “这灾民连日里粥都喝不上,眼见就要被饿死了,走投无路之下,卖儿卖女,易子而食,甚至围攻县衙,抢劫官仓,史书里还少吗?” 看谢尚谢尚沉默不言,老太爷补充道:“对了,尚儿,咱们还可再多种些榆钱树。俗话说青黄不接春三月,穷苦人家救命粮’。榆树耐寒耐旱长得快,荒年的时候还能充粮食吃!” “尚儿,”老太爷最后言道:“刚我说的话,你自己知道就好,不可再告诉旁人。” “不然消息传出,一个妖言惑众,蛊惑人心的罪名咱们一家子都得下狱!” “太爷爷,”谢尚低声道:“您放心,我知道轻重的!” 老太爷点点头:“知道就好!” “尚儿,过几天你爹就回来了。到时咱们跟他商量在家里和庄子里都多打两口深水井,多种些榆钱树倒也罢了!” 为了不让红枣知道,谢尚让显荣篡改数据重画了一张运河年份冰冻图拿给红枣。 红枣看近年运河的上冻期虽比六十年前多了三天,但六十年间也多有类似情况,不觉放下心中大石——不是全国性的变冷就说明情况不似她想的糟糕。 前世的小冰河气候影响的是全球,不是一城一地。 至于雉水城的天气为啥变冷,红枣想可能是周围不少人砍树种枸杞,改变了本地生态的缘故。 大树是生态的绿肺,其价值远不是用钱所能衡量。但人为财死,红枣不好拦着别人发财,只能长叹一口气——这卖枸杞的源头在她,解铃还须系玲人,她得想法子把这雉水城周边的树给补种上,让天气回复正常。 这话不好对谢尚明言,红枣只好故作轻松地和谢尚笑道:“看来倒是我杞人忧天了!” 谢尚也笑:“而且还唬了我一大跳!” 红枣和谢尚相视而笑,心里却都想着各自的心事:这大灾/种树都要咋整? 五月中下的时候,府城传来谢允青、谢允怡、谢允芳三个人都中了秀才的消息。 老太爷、大老爷闻信自是高兴,谢子平趁机便问开祠堂的事。 谢知道点头道:“等几天你大哥回来给子远迁坟必是要开祠堂,到时一起办就是!” 谢子平…… 早起,红枣合着眼去马桶间晨解,忽而听到香兰的轻呼:“碧苔姐姐,你看这床单上的印迹,大奶奶是不是?” 闻言红枣心里一动,睁眼便看到自己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