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6节 (第2/3页)
?” “万岁爷,”李顺赶紧道:“臣听说谢大人将在京城开店卖这华容道,而且这华容道人物像先只是谢大人的儿子谢尚照着门神尉迟恭和秦叔宝画的,不符史实也不够生动。” “现臣听说翰林院的翰林学士们已重新考证了华容道时曹操、关羽、张飞等武将的铠甲、样貌和武器,谢大人已重画了华容道,想必不久就能上市……” 内造处虽都是能工巧匠,但涉及历史人物形象还原,李顺也不敢轻举妄动——没得又被翰林院鄙视没文化,被御史台弹劾不学无术,连带皇帝也跟着没面子。 弘德帝听明白了李顺话里的未竟之意,也是没脾气。 翰林院为天下士林之表率,御史台为天下士林之代言,弘德帝不好冲这两座大山发脾气,便迁怒道:“李顺,你还知道什么,还不一气都说出来?” 李顺赶紧报告了一个好消息。 “回禀万岁爷,”李顺道:“谢大人在太平庄的暖房已经种出了绿菜,有茼蒿、韭菜、青菜以及他家乡雉水县的荠菜和同心菜,而且芦蒿也长出来了,再半个月就能吃。甚至还有蚕豆苗和豌豆苗。” 弘德帝惊掉了下巴。他春祭要用的新鲜萝卜皇庄暖房还没长出来呢,谢子安的暖房就长出了绿菜? “谢子安是怎么做到的?”弘德帝不甘问道:“暖房建的跟皇庄有啥不同?” 弘德帝的私产都是李顺给管着,他能说自己管的不好吗? 李顺赶紧回道:“皇上明鉴,谢大人的暖房跟皇庄一样都是在地里修坑道烧火升地温。唯一不同的地方是谢大人的儿媳妇出了一个主意,让人拿窗户纸和竹篾给暖房里菜又搭了一个保温架……” 李顺如此这般地讲了一遍。弘德帝完全听呆,半晌方才道:“种菜要光的道理人人知道,这窗户纸也是唾手可得,可叹京里这些人竟不如一个十岁出头的童养媳?” “真是不如吗?”弘德帝摇头叹息:“没想这谢子安倒是个有福的,能得儿媳妇尽心孝敬。他这个儿媳妇真是个少有的孝媳贤妇!” 弘德帝的地图炮开得有些猛,李顺赶紧匍地道:“臣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 弘德帝默了一刻道:“罢了!” “今年是大选之年,李顺,你从一众秀女中留心寻几个孝行显著的女孩儿来。” “虽说妻贤妾美,但太子妃人选关系天下社稷,朕还得再看几年。所以太子的第一个侧妃也得着重品行。” 李顺趴地上并不起身,而是硬着头皮回禀道:“臣斗胆启奏陛下,锦衣卫暗探莫非有重大天机上报,只因事关重大,锦衣卫虽已取证月余,但犹不敢上达天听。” 弘德帝怔住:“什么天机?” 李顺跪地上把谢尚那套“我还小”的理论说了一回,然后又道:“过去一个月月,锦衣卫指挥使陆炳查本朝历年进士举人户籍,发现只有不到一成办的举人出生时父亲在二十二岁到三十八这个年岁之外,而到了进士,则只有半成了。” 闻言弘德帝忽然想起他其实不是他爹的长子。在他之前,还有四五个或夭折或坏事的兄长,而他是在他爹二十六岁时出生。 犹豫再三,弘德帝终下令道:“李顺,你亲自带人查宗谱。不许声张!” 李顺授命要走,弘德帝想想又道:“等等,李顺,你把谢子安的暗档拿来,朕要亲自瞧看,他家去后的事!” 第355章 桃红又是一年春(三月初七) 因为化雪的缘故,谢子安正月十九发出的平安家信二月初五才到家。 谢子安在信里让谢尚安排运河化冻后云氏和谢奕一起随船进京的事,然后又把家务全托给谢尚和红枣。 谢子安此前已和谢尚提过年后接谢奕和云氏进京的事,并和谢尚分析过他和红枣不能去的道理——作为宗子宗妇他得留在雉水城进孝。 肩负着父亲的期望,谢尚虽对谢奕能跟娘去京城见父亲万分嫉妒,但拿到信后还是一刻没耽误地来明霞院给他娘念。 听谢尚念完信,云氏长舒一口气道:“尚儿,知晓你爹平安我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