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4章 (第1/2页)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发生了,沿途体会到了下层百姓的苦难,探望妻子时发现小儿子竟然饿死了,这其中的痛苦单单是想一下就难以接受,更别说杜甫本人。 “他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那字字句句听得人揪心不已。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更是让无数的百姓痛哭起来,有人回想着饿死的亲人,看着天幕泪流满面,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唐太宗看着直接就哭了,朝堂上的气氛非常不好。 始皇帝在皱眉,汉武帝看着天幕心情也很是沉重。 杜甫:“!!!”。 看着眼前的酒菜,脑海里就想着他小儿子饿死了这件事情,看着天幕,有点不敢相信,真的会发生吗? 李白和高适也愣住了,听到这样的事情,谁心里能伤心难过。 但这并没有结束,“安史之乱”爆发,战火来袭,百姓流离失所,更是让人心都提了起来。 被困长安时,写下了《春望》。 听得许多人都痛哭不已,特别是此时正在经历战乱的位面。 天幕介绍着杜甫在这段时间的经历,感受着战争带来的苦难,创作了不朽得到史诗,三吏三别。 开始念着里面的内容,无一不展示着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 杜甫,李白,高适等人听得心惊,这还是他们心目中的大唐吗? 唐太宗已经擦了好多次的眼泪,看史书的时候心里就特别难受,但听着天幕所念的内容仿佛将苦难具象,使得他感受得更加深刻,到最后已经泣不成声了。 这就是诗的魅力吗? 百姓们只感觉到沉重和压抑。 其他各个位面的皇帝和文武百官,他们都没有想到被天幕那样夸的大唐竟然也有这样的一面。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生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男声用低沉的声音念出来,这一刻,天幕之下没有一个观众能笑得出来。 所有人的感受基本上都差不多,苦,实在是太苦了。 天幕继续介绍,客居秦州,漂泊蜀中,归乡途中,波折丛生,漂泊无定,饥饿困苦伴随着他的晚年,最终死在了前往岳阳的小船上。 男声描述得非常详细,声音也充满了感情,所有人听着想象着那样的画面,哭成仿佛会传染一般,此时此刻困苦的人们不知道是在哭杜甫还是在哭他们自己。 而男声最后念的是一首《登高》。 “风急天高猿萧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低沉的声音,配上沉重的音乐,让听到这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