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2章 (第1/2页)
顾忆柳想要比划,此时,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们说的是千年前的古语。”姜遗光不知什么时候睁开了眼睛,对她说。 顾忆柳呆愣愣的:“千、千年以前?” 姜遗光飞快又简略地说道:“是,我大约明白了,以我们初入镜时间为中心,破坏房屋使我们来到将来,如今因为你的缘故,我们又回到了过去。” 居然是这样吗! 顾忆柳看着姜遗光竟然还和那些人聊起来了,不免佩服。不知他们说了什么,姜遗光回过身来对她轻一点头示意:“走吧。” “去哪儿?”她下意识问,马上又道,“姜公子,你们刚才说了什么?能告诉我吗?” 姜遗光:“问了些问题,但他们都不知此时是何年代,也不知此地何处,就连祖先是什么时候搬来到这里也不清楚。” 顾忆柳:“……那,那怎么办?” 姜遗光:“无妨,他们说昨天到了一个外来的客人,我们可以去看看。” 第488章 一路上, 两人随农人们行走不断观望四周。 这些人的衣着打扮有些像秦时服饰,多为矿石染色的深色布料。姜遗光知道这种由矿石染色的布料因为耐脏耐洗,褪色了也就是变成青色灰色或者蓝色之类的,曾经很受贫苦百姓欢迎。不过在梁朝的前百来年就有了更方便且更便宜的染料, 色彩更艳些, 百姓们便很快舍弃了原来的染料。 所以像这样粗糙的深色布料其实已经失传了。他们确确实实来到了“过去”。 但姜遗光拿不准他们到底是什么年代的人, 他说着古语,其实对这类古语了解不多,只学了一些日常对话。 再者, 语言这种东西并不会迅速变化,一种语言通常会流传很久,它的变化是潜移默化、慢慢转变的。所以姜遗光也无法用语言确定此时是什么时代,只能再打探。 据这里的人说,他们是突然出现在祭坛中央的。当时村民们正在进行一年一度的祭典, 以祈求来年丰收。 通过闲聊,姜遗光还得知了一件事。这几年雨水少,庄稼一直歉收,村里人已经节衣缩食了好几年, 以前村里人都挺长寿的, 最近几年冬天时冻死病死的多了不少。 村民们认为,这是有“不详”降临了他们的村庄。所以祭典祭上天时, 也请求各路神仙收了“不详”,让他们的庄稼能长出更多的穗,蚕能够吐出更多的丝, 他们能够身体康健, 不得百病。 他们虔诚地祈祷,日日夜夜。 所以他们才对姜遗光和顾忆柳如此客气, 甚至恭敬。 外来的那个人,是客人。 而姜遗光和顾忆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